拉拉:戈洛夫金需要我这样的对手
就等喬治亞州的2席,明年1月5日第2輪投票結果產生後,才能確定民主黨是否能掌控參議院?但是,由於這次大選中充滿爭議的諸多的選務缺失和選票疑點,在川普始終不服輸的執著下,兩黨的國會惡鬥必然更勝以往。
紐時:川普再出手,對中共黨員及家屬祭入境限制 《紐約時報》(New York Times)3日報導,美國總統川普(Donald Trump)政府2日發布新規定,針對中國共產黨黨員及其家屬赴美實施旅行限制。《紐約時報中文網》報導,在標準程序基礎上,美國邊境官員將在入境時決定該名訪客能在美國停留多久。
邊境官員仍然能允許訪客停留數月。他說,未來會持續透過類似措施,向外界宣告美國不歡迎違反國際秩序人士。一名司法部官員指出,德梅斯今天所說的中國研究人員,跟國務院9月所提是不同群人。蓬佩奧說,這些惡意行動的目的為拉攏、脅迫美國與其他國家地方政府領導人、海外華人社群、學術界與其他公民社會團體,以促進中共威權論點與政策重點。(中央社)美國國務卿蓬佩奧(Mike Pompeo)4日宣布,對涉入惡意影響力行動的中國官員與統戰人士實施簽證限制措施,禁止入境。
蓬佩奧指出,統戰部資助與支持海外組織為中國散播外宣,且脅迫及霸凌反對北京政策的人士。《紐時》引述知情人士的說法報導,在這項新政策下,中共黨員及其家屬的旅行簽證,效期最長只有一個月,且限單次入境。因此,如果沒有特殊的設計考量,一般通則是小的文字搭配細的字體,大的文字則用粗(有重量)的字體。
當光源是從文字的背景發出時,使用黑體等線條均一的字體會比較容易看。當字級很大時,即使不用油墨,只用打凸(浮雕)加工等方法,就能輕易讓文字和背景產生區別。有必要的話,須準備照明設備來控制光源。因頭尾而造成排版的紊亂,除了可以調整間隔因應,也可以修改整篇文章。
如果字距比行距大,讀者會搞不清楚文章要從何讀起。另外,圖說等行末緊鄰其他要素,或者段距較小的內文段落,用附加行尾會顯得太突出,反而不容易讀
此外,在字行較長的排版中,調整的地方或許不明顯,但行長變短時,就會很明顯。因此,不論地點或對象很好讀的文字排版,可以說不存在。過大的文字也一樣,如果無法完全納入視線範圍,也有不容易看的傾向。要讓讀者不被設計影響,能立即投入內文好好閱讀,以上幾點必須列入基本考量。
文字粗細(重量)也是重要因素之一。如果字距比行距大,讀者會搞不清楚文章要從何讀起。明度極高的顏色(明亮的顏色),或彩度不明顯的顏色(粉彩色、中間色),其特徵為輪廓不明顯,文字使用這些顏色會不容易看。Photo Credit: 原點出版 可視性與環境 文字不只用於書籍和雜誌,也常用在戶外,如海報、看板、指標等。
好不好讀會因為場所、時代及年齡層等條件的不同,而有不同標準。如果句子太長,換行時,視線要從行末移動到行頭也會變得困難。
店面陳列的商品或包裝表面的文字和Logo等,會因人的視角、印刷表面的材質而受到影響。當光源是從文字的背景發出時,使用黑體等線條均一的字體會比較容易看。
由此可知可視性和易讀性的關係密不可分。如果用大文字來排版,通常文庫本290頁的分量,會變成三倍的量,由此可以看出22 Point的字有多大。有必要的話,須準備照明設備來控制光源。如此一來,會讓字面看起來更整齊,比正體(沒有變形)有更好的效果。此外,新聞的排版,通常主文會採平體(文字扁平的變形)設計,好讓有限的空間能夠容納更多的文字量,而且相對讓字距看起來變小,以增加連續感,達到易讀的效果。為了不影響易讀性,想使用附加行尾時,在頁面設計的最初階段就要注意才行。
此外,年輕族群不僅對明體直排帶有「太嚴肅」、「很難融入」的印象,也有人認為很「新鮮」、「輕鬆」。文:生田信一、大森裕二、龜尾敦 【2-10 易讀性】 決定易讀性的要素 影響頁面易讀性的要素,包含了字體的選擇、字距和行距、行的長度、文字顏色和紙張顏色的關係,可說是種種要素加總的結果。
弱視者及視力不好的人裸視也能閱讀的大文字書。舉個極端的例子,用黑色油墨印刷在黑色紙張上的文字,因為油墨會浮在紙張上,兩者的黑色色調會有些微差異,因此仔細看還是有辦法辨認,但要很努力專注地看,才有辦法讀取上面的文字。
如果放大行距,同一頁空間納入的行數將減少。以字體來看,黑體是筆畫粗細一致的單純字體,跟筆畫和線條有強弱變化的裝飾字體相較,可視性會比較高。
為了減少需調整的地方,吊句尾也是一種有效的做法,只是它不適用於只選取特定內文,最好通篇使用。其他如同一頁面使用太多不同的字體,或是有太多變化要素,都會影響易讀性。近年可以聽到年輕讀者說「明體不好讀」、「橫排較易讀」的聲音,許多人認為,這是因為雜誌等多用黑體和橫式的內文排版,導致讀者習慣這種設計方式。設計時,必須想像在店內瀏覽陳列架的情景,或是用手拿起商品時的感覺等,盡可能掌握各種會出現的狀況以確保可視性,考量「商品擺放的位置」及「在什麼情況要能清楚看見」,以便針對賣場環境進行適度的調整。
此時,並非由設計師或排版人員任意決定,必須在不損及整體排版品質之下,由編輯或執筆人共同處理。何謂可視性高的文字排版 可視性高的文字,基本上背景和文字必須很容易區別,因此要調整明度和彩度,提高對比,達到容易辨識的目的。
依對象的不同,易讀性的標準也會改變,在設計頁面時必須列入考慮。因頭尾而造成排版的紊亂,除了可以調整間隔因應,也可以修改整篇文章。
如果文字真的要用又淡又亮的顏色,就要調整背景色,增加彼此的對比才行(請參考下頁中央的圖)。為了在有限空間內確保一定的行距,最有效的方法是將文字變形。
油墨的附著性會因不同紙質而異,太小的文字或線條很細的文字,容易被當成油墨的點或圖形。電腦或行動電話等畫面,或者霓虹燈看板等工具,光源來自內部。這主要是從書和雜誌的角度來看,若換成街頭海報,大概又有不同的反應吧。同時要注意字體的細部差異,尤其是字腔(筆劃中的空間)的大小、筆畫圓尖等細節,都是影響整體平衡的要素,最好選用不會太特異,讓人看起來很安心的字體。
如果「頭尾調整」的地方很多,會讓整體編排看起來不協調。【2-11 可視性】 易讀性與可視性 前一單元談到易讀性,影響易讀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可視性和辨識性,換言之,就是要「容易看」。
當字級很大時,即使不用油墨,只用打凸(浮雕)加工等方法,就能輕易讓文字和背景產生區別。因此,如果沒有特殊的設計考量,一般通則是小的文字搭配細的字體,大的文字則用粗(有重量)的字體。
Photo Credit: 原點出版 大活字文庫 新裝版《鬼平犯科帳 六》池波正太郎著/大活字株式會社。此外,一般認為比起純白的紙張,淡乳白色的紙張讀起來眼睛比較不累。